方圆资本郑娟:风险与机会并存,当下市场环境给予更多投资机遇

2023年6月28日,招银国际于苏州举办“招银国际苏州医药投资峰会”,该峰会汇集了一众中国优秀医疗企业及知名投资机构出席,共同探讨中国医疗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在一场以“如何看待医疗行业投资的危与机”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中,方圆资本创始合伙人郑娟女士受邀与清池资本创始人李彬、真脉投资创始人王婷以及招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张浩,围绕行业投资话题进行深度交流。

以下为郑娟女士发言整理的内容:

目前由于二级市场的极端环境,是否会影响一级市场的投资节奏?以及投资标的如何选择?

生物医药二级市场走势在2021年7、8月达到高点后,就一路往下走,在2022年底达到市场低点。这样的二级市场价格走势以及估值的大幅度回调,必然会影响一级市场投资的信心和观点。但正是因为现在二级市场的环境恶劣,令生物医药投资回归到理性,大家更加关注公司自身的创新能力,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经过这十年发展,无论是在药物研发技术还是政策监管及市场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整体投资速度放缓后,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时间,让我们更理性、更成熟的思考。静下心去寻找那些真正我们比较认同的,潜力赛道里的优质企业。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赛道及公司,也能以不错的估值挖掘到潜力公司。

所以我觉得,如果把整个时间的维度拉开来看,是有非常好的一面。尤其是对一级市场的投资,现在是一个不错的机会。随着今年年初开放,我们和公司的互动也逐渐增加,开始积极的进行投资的部署,并且也锁定了一些不错的目标。

从退出路径上,在A股和港股之间要如何选择?什么类型的企业考虑A股退出,什么类型考虑港股退出?

上市退出的地点选择还是要以公司本身的业务性质和定位为主,我们尊重公司的意愿。在科创板还没有推出时,18A就凸显了它的稀缺性,所以当时的生物医药公司大部分都是搭建海外架构,计划来香港上市。后续伴随科创板出台,与港股18A搭配,为生物医药公司提供不同的上市途径。对于生物医药公司选择哪里上市,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看公司本身,它的技术研发实力以及团队运作能力。公司需要人民币,我们就尽量用人民币投资,公司需要美元,我们就用美元来投资。

港股和科创板之间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看到很多优质企业通过先18A后科创板的方式在两地上市,相当于公司在两个市场都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因此,随着不同资本市场互通互联程度的加深加密,上市地对于公司IPO后股价表现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只有把自己的技术真正发挥到极致,做出有意义的产品,契合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要,才能持续为公司股东创造价值。

目前看好哪些新模式、新赛道,以及他们的发展是怎样的?未来潜力如何?

我们在2020年就开始关注AI+药物研发这个赛道,投资了晶泰科技。彼时的晶泰科技是一家在药物晶型预测和优化方面具有良好口碑和丰富经验的公司,和大量海外及本土企业达成了合作。经过3年的发展,晶泰科技已经成长成为全链条的AI+药物研发的代表性公司。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美国药企辉瑞利用晶泰科技的AI预测算法结合实验验证,加速了新冠特效药PAXLOVID的研发,仅用了6周就确认了该候选药物的优势晶型,用于后续的开发和生产,大大缩短了药物研发的时间。 PAXLOVID也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针对新冠“迄今为止治疗高危患者的最好选择”。今年5月,晶泰科技与国际大药企礼来药业签署一项AI小分子新药发现合作,晶泰科技利用其特有的小分子药物发现平台研发首创新药,填补为满足的临床用药需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药企利用科技,如AI,来加速药物的研发,AI+药物研发的市场潜力以及可拓展性也会越来越大。

除了AI+药物研发之外,我们也重点关注细胞治疗、核酸药物及基因编辑等前沿疗法。像合成生物学这种把传统生物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领域,医药领域的上游企业也是我们关注以及投资的方向。

展望5-10年,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未来5-10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有很多长线趋势:

第一是对于“真创新”的鼓励,集采政策向温和方向发展、政府合理控制降价幅度、各类政策鼓励创新及差异化等,都在鼓励企业做源头创新。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实验室领先成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实验室走到了工业界,这些源头创新的成果不仅可以填补国内的空白,和海外公司相比,也具有相当程度的竞争力;

第二是国产替代的进一步深化,目前中国本土的药企和械企的数量较多,但整体依旧呈现规模较小且分散的局面,整体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有限,许多核心领域跨国企业市场份额依然较高。现在的主流越来越强调“自主可控”,许多本土细分赛道的头部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多核心领域和核心品种持续进行进口替代。

第三是医疗新基建的快速发展,这主要来自新冠疫情的催化。 2022年9月,国家卫健委设立了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专项资金支持,希望可以弥补医疗资源供给测的结构性短板问题,这些资金将用于三级医院扩容和基层医院提质等方面,将盘活一系列耗材设备及医疗服务基础设施的市场。

除以上三点,“大型成熟药企+新兴创业企业”的密切合作将有机会在未来越来越明显。之前一段时间,由于本土创新公司的创始团队和创始记音受海外因素影响,主要合作对象和合作目的都以海外市场为主,如我们投资的加科思在2020年和美国大药企艾伯维(AbbVie)达成近10亿美元的交易。伴随国内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创新资源的不断倾斜、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深入,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本土大型成熟药企和新兴创新企业的合作。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一年时间,正大天晴、石药、上药、复星等公司就频繁和本土新兴创业企业达成合作,相信这一趋势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多。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长坡厚雪,我们坚持踏实、稳健的投资,筛选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技术优势的创业团队,利用我们的生态圈全方位做好投后赋能,陪伴企业一路前行,创造更大的价值。

方圆金融集团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最新消息​